随感,西安纺织城的二三事
纺织城,西安主城区城市建成区的最东部,曾经与主城区隔浐河相望,那时自长乐坡到堡子村还都是农田。90年代之后,其间农田逐步消失,纺织城与主城区渐成一体。若论行政区划,纺织城属于灞桥区,大致位于长乐东路以南、咸宁东路以北、东三环以东、东绕城以西,是灞桥区内城市建成区的主体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因为纺织城,灞桥未必能从长安分立成为区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即使能单设区县,恐怕也得经历由县到区的一番曲折,不可能自设立起即为市区。若论自然地理,纺织城东枕白鹿原,西襟浐河,主体横跨浐河的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其中工业区位于西侧地势较低的一级阶地,而生活区位于东部地势较高的二级阶地——所谓的“二级阶地”实际上就是白鹿原的三道原。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由几条坡度较大的东西向坡道相连(如下图所示),这在地势坦荡的西安市区并不多见。这些“坡”在纺织城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坡上与坡下往往就是生活与工作的分野,而坡路来来往往的人流也催生了几个坡道上的市场。
1949年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西安不过是一个破落的消费型城市,区位的劣势使得西安没能赶上晚晴被迫开埠后民族工业的早期发展。建国后,陕西被国家规划为新建的纺织工业基地。1953年,西北国棉三厂在西安动工。随后的1954年兴建了西北国棉四厂,1956年建成西北国棉五厂,1961年建成西北第一印染厂和西北国棉六厂。除此以外,考虑到纺织行业女工居多的情况,为了平衡男女比例,还在纺织城兴建了延河水泥厂和红旗水泥制品厂。
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家着重于重工业的投资积累,轻工业产品的产量总体不足。在那个轻工业产品短缺的年代里,纺织行业当然是比较吃香的行业,纺织城各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纺织城的辉煌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八十年代达到了顶点,到1988年时陕西省纺织行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近15%,纺织城的几家大型纺织企业在其中拥有重要的地位,规模最大的国棉五厂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朱RJ出任国务院总理推行强硬的国企改革之后,纺织城的几家大型纺织企业普遍陷入了困境。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沿海地区的私营纺织企业相比,老国企无论在体制上还是技术上都劣势尽显。老国企背负了离退休职工的福利、兴办幼儿园学校医院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的沉重负担,但在人员聘任上不自由,激励机制上不完善;长期重视生产,疏于投资更新技术设备更是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与行业平均水平,纺织城的这几家老纺织厂到九十年代中期还在普遍使用着五六十年代的设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纺织城的衰败在所难免。
最早倒下的是西北第一印染厂。一印在1997年即已陷入停产状态,1999年被唐华集团收入旗下后一度恢复生产,但因为经营不利很快再次停产,此后只能依靠租赁厂房勉强度日。2002年开始,一印变卖了所有设备。到2007年,一印原来的厂区已经成为了“纺织城艺术区”。2008年,接手一印的唐华集团也被政策性破产,一印彻底走入历史。下图是一印老厂区的现状。
与一印同样不复存在的还有国棉六厂。作为纺织城四家纺织厂中最晚建立的一座,国棉六厂却也是其中最早消失的一座——不仅是法律上法人人格的消失,还包括物理上厂区厂址的消失。此次探访国棉六厂,惊讶的发现国棉六厂的厂区早已被用作房地产开发。能证明国棉六厂曾经的存在的,除了街边的一个叫做“国棉五六厂”的公交站外,就只剩下掩映在现代气息十足的售楼处之后的一栋老式办公楼了。
相比之下,国棉三厂和四厂的境况要好一些。厂区还在运转,但也不是很景气。这两个厂子当初与一印一起被收入唐华集团旗下,在唐华集团破产后又重组为如今的西安三棉纺织公司和西安四棉纺织公司。虽然企业性质屡经变换,财产屡经重组,但这两个厂子仍然在最初的厂址,厂区的大门透露出那个年代的审美风格。
从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由于工厂的衰败,十几年的时间里纺织城似乎被时间遗忘了,没有新的商场开张,没有商品楼盘,甚至连像样的新公交线路也很少有,几乎没有发展。直到近几年,一轮又一轮地价上涨带来的开发冲动终于波及到了纺织城。低利润率的工厂已经配不上这里土地的价值,将被搬迁到更为偏远的地方。老旧的家属楼也蕴含着改造升级的商机。“纺织城”和“新区”就被这么搭配在了一起——对于熟悉纺织城的人而言,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词语搭配。
与“物”的历史相比,我觉得纺织城“人”的历史更值得追忆。
如果要按照片区来统计,纺织城的老龄化率在整个市区不是第一也是前三。如今在纺织城的街头,一头银发满脸皱纹的老人家占了来往人流的很大一部分。如果你与这些老人家攀谈,会发现他们当中的多数并不是西安本地口音,但是举手投足之间却又明白无误的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确实,在第一代的纺织城人里,关中方言并非通用语言,四川话、河南话、山东话、吴侬软语形成了一个个的方言岛,各自有着为数众多的使用者。在纺织城兴建之前,如今工厂区所在的地方被称为郭家滩,而生活区所在的地方就是白鹿原西北地势较低的一隅。相对于那时规模尚小的西安市区而言,这里已是绝对的荒野。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其中许多就是这些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将这片荒野建设成为现代工业区,将他乡建设为故乡。他们在这里奉献了青春,挥洒了热血和汗水,然后终老于此。或许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平凡,但是当他们凝聚为同一股力量时就成为了大写的人民,成为了历史的缔造者。绝大多数的个人都会被遗忘在历史之中,唯有他们所凝聚而成的大写的人民会将他们共同的事业书写在历史当中,永远被铭记。而这里“大写的人民”,是无分地域的,是包容的。
我一直认为,要塑造现代西安的城市精神,首先必须重述西安的城市历史。现代西安不是汉唐长安的延续,不必做故纸堆的学问,不能将物质的、文化的古代遗存简单的比附为汉唐长安延续的证据。罗马曾经很辉煌,但是罗马已经毁灭。没有一个城市敢再次僭用罗马的名号,不仅因为那样的辉煌不可复制,也因为后来者亦有属于自己的荣光。不论是君士坦丁堡还是莫斯科,虽有继承罗马雄风之志,但也只是自称“新罗马”、“第二罗马”或者“第三罗马”。对于西安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证明哪句方言是唐代长安方音遗存、哪段鼓乐是盛唐宫廷音乐,因为即使这些全都是隋唐原封不动的东西,西安也早已不是当年的长安。最重要的在于,现代西安要有自己的源头和根基,在这个源头和根基之上绍述汉唐长安包容开放的精神,才是对汉唐长安的致敬,才是对汉唐长安真正的继承。到那时候,“新长安”、“第二长安”不过是现代西安荣光的注脚,而不再是自信的来源。
而现代西安的源头和根基就是工业史。最能体现对汉唐长安开放包容精神继承的,就是在西安大工业的建设中,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云集于此,贡献自己的青春。西安当然不是羊肚手巾敲腰鼓、黄土窑洞信天游能够概括的,但也不是夹馍凉皮兵马俑、钟楼秦腔关中话能够概括的。应该充分发掘现代西安大工业建设的移民史中带来的多元因素,使西安以更立体多元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而纺织城不过西安工业史和工业移民史的一个缩影,如果对诸如西电、庆安、远东、西航之类的大国企的建设史做一番了解,恐怕大体也是如此。老一代的建设者正在逐渐的凋零,但他们的事业将被永远铭记。
悦西安(ID:just-xa)为您呈现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违者必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来碗胡辣汤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